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基于RFID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的研究

2014-07-06 20:41 性质:转载 作者:电子设计工程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免责声明:中国叉车安全网(www.forkliftsafety.com.cn)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3.基于RFID的物联网安全隐患

  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于RFID的物联网系统的广泛应用,物联网在现有的传统网络基础上增加了传感网络和智能处理平台,传统网络安全措施已不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出现了新的安全隐患。RFID系统主要存在隐私和认证2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在隐私方面主要是防止攻击者对RFID标签进行任何形式的非法跟踪;在认证方面主要是要确保标签层只能与合法的读写器进行通信。

  3.1造成安全隐患出现的主要原因

  (1)存储空间局限性

  由于成本的限制,RFID标签的存储空间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仅容纳惟一的标识。RFID标签在计算能力和功耗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同时标签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安全能力,所以会造成一些非法的与标签进行通信,甚至篡改、删除标签内信息。所以标签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有效性在足够可信任的安全机制的保护下才能够得到保障。

  (2)通信网络脆弱性

  标签层和读写器层采用无线射频信号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通信过程中没有任何物理及可见接触,物联网感知层节点和设备一般存在于开放环境中,导致其节点和设备能量、处理能力和通讯范围受限,不能进行高强度的加密运算,使得在给应用系统数据采集提供灵活性和方便性的同时,也使传递的信息缺乏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

  网络连接和业务使用紧密性:传统的互联网中,网络层和业务层的安全是相互独立的,而在物联网中网络层和业务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这就产生了物联网中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问题,而隐私安全也成为了制约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3.2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攻击方式

  利用软硬件对读写器和电子标签进行获取数据信息是RFID物联网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就一般应用RFID技术所设计的系统而言,通常的攻击方式有:信息篡改、信息伪造、信息重放、信息中断,以及非法跟踪标签,干扰读写器和标签的正常工作,截取标签数据传递信息等。

  4.避免安全隐患出现的策略

  目前避免安全隐患出现的策略主要有:Kill命令、主动干扰、静电屏蔽等物理方法;哈希锁、哈希链、重加密机制、挑战响应机制等安全协议;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

  4.1防止检测标签频率

  法拉第网罩方法:是由传导材料构成的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可以屏蔽掉无线电信号,使得外部的无线电信号不能进入法拉第网罩。所以把标签放进法拉第网罩,可以阻止标签被扫描,即被动标签接收不到信号,不能获得能量。因此,利用法拉第网罩可以阻止隐私侵犯者扫描标签获取信息。

  主动干扰方法:主动干扰无线电信号。标签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设备主动广播无线电信号,用于阻止或破坏附近的读写器操作。

  阻止标签方法:通过采用一个特殊的阻止标签干扰防碰撞算法来实现阻止标签,读写器读取命令每次总是获得相同的应答数据,从而保护标签。

  4.2防止检测标签识读范围和能量

  开发一种使用者能够将RFID标签的天线去掉,由此可以缩小标签的可读写范围,达到标签不能被随意读写的目的。

  4.3防止安全协议的检测以及相关认证密钥的窃取

  Hash-LOCk协议:可以避免信息泄漏和被追踪,它使用伪ID来代替真实的标签ID;随机Hash-Lock协议:采用基于随机数的询问应答机制;Hash链协议:是基于共享秘密的询问应答协议,如果2个不同杂凑函数的读写器发起认证,标签会发送不同的应答,是一个具有自主ID更新能力的主动式标签;基于杂凑的ID变化协议:与Hash链协议相似,系统使用一个随机数尺对标签标识不断进行动态刷新,每次应答中的ID交换信息都不相同,可以抵抗重传攻击;David的数字图书馆RFID协议:使用基于预共享秘密的伪随机函数来实现认证;分布式RFID询问应答认证协议:适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环境的认证协议,是典型的双向认证协议;LCAP协议:同样是询问应答协议,但是与前面的其他询问应答协议不同,该协议每次执行之后要动态刷新标签的ID。相关认证密钥的保护有Hash锁、随机Hash锁、Hash链、Key值更新随机Hash锁等。

  4.4防止读写器与后端系统接口假冒

  可采用相互认证等方式,主要通过安全协议和网络部分的安全策略来解决。

  4.5保证信息安全传输与存储

  由于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信息与用户隐私及商业机密等信息密切相关,因此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安全传输和存储的问题更加值得研究。目前与传统网络的安全传输问题相似,可以采用VPN(VirtualPrivateNetworks),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等成熟的技术来确保在互联网上传输RFID相关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结语

  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带人了“信息时代”,而物联网则把人类带入“智慧时代”。人类对周边世界认知能力的革命性提升,以及应对各种以往难于解决的各类难题的智慧普遍而大量的生成,将会使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各个重大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目前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正在处于起步阶段,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中,但在未来它将会彻底地改变物和物、物和人、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尚在探索阶段,并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安全机制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完善和发展,面临的安全挑战比想象的更加严峻。所以有关基于RFID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任重而道远。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瞬息万变。中美之间的较量,以及人工智能、电池和机械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很快,像 Neura 的 4NE-1 这样的类人机器人除了...

    2025-08-05 15:14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认知机器人技术标志着现代机器人系统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它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受人脑运作方式的启发,认知机器人技术不仅改变了机器的设计方式,...

    2025-08-05 15:14

  • 德国慕尼黑自动化展Automatica 2025开幕
    2025年6月24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Automatica 2025展会上,“Robotics on the Move”成为核心主题之一。该展不仅聚焦协作机器人(cobot)轻松融入中小企业...

    2025-06-26 14:37

  • 英国“全国叉车安全日”6月11日回归
    2025年6月10日,英国物料搬运行业迎来了第六届“全国叉车安全日”(National Forklift Safety Day,简称NFSD),由英国物料搬运协会(UK Material Handling Association,UKMHA)主办,旨在...

    2025-06-10 10:10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量子技术可以释放大规模研发新领域的潜力,并最终带来新的商业应用。它将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进行实验并突破可能性的界限。量子技术包括计算、传感和成像以及通信和网络。但为了让量子经济产生价...

    2025-04-03 09:00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机器人行业正在积极谋求国家战略的引导与支撑。近日,美国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简称A3)向国会递交了一项系统性的...

    2025-04-03 08:59

  • 《The Robot Report》发布50 家最具创新力的机器人公司
    奖项背景与亮点RBR50机器人创新奖已连续14年评选全球机器人领域标杆企业,2025年首次增设“机器人造福奖”,旨在表彰通过技术解决社会痛点的创新。获奖者将于2025年4月30日在美国波士顿机器人峰会...

    2025-04-03 08:59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随着全球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叉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叉车行业迈向全新的时代。在2025年,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

    2025-02-25 10:59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
    2月19日,来自世界各地100 多名国际记者齐聚德国汉诺威。六周后,这里将举行 2025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预计将有 4,000 多家参展商,130,000 多人到访。汉诺威德国展览公司管理委员会主...

    2025-02-25 10:37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2025 年全球机器人五大趋势
    2025 年 1 月 22 日 —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市场价值已达到 165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未来需求将受到一系列技术创新、市场力量和新业务领域的推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 2025 年...

    2025-01-24 09:46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