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觉和自主救生艇可能是海上救援的未来
原创 2024-02-06 10:09 Mulan 来源:AGV很少有人比萨姆-梅耶尔(Sam Mayall)更了解海上作业的风险。梅厄从小就是一名水手,他曾目睹过数次险象环生的海上事故,其中一些是致命的。
正因为如此,这位年轻的甲板水手于2017年创办了Zelim公司。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旨在让遥控搜救成为常态--让人们远离危险,最终拯救生命。
总部位于英国爱丁堡的Zelim公司最近与海上风电巨头海风公司(Ocean Winds)签订了协议,在葡萄牙海岸的一个浮动风电场试用其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员落水探测技术。
这项被称为 "ZOE "的技术可以利用闭路电视或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在狂风巨浪中实时发现并追踪人员、船只和其他物体。目前,该技术的准确率达到 90%,不过随着测试的深入,系统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
ZOE 检测系统可以发现落水人员并在几秒钟内发出警报。
Zelim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道格-洛蒂安(Doug Lothian)说:"在海上寻找遇险者往往是一种机会游戏,特别是当你考虑到海浪、海雾、黑暗以及人在水流中漂移的速度时。我们认为 ZOE 为海上资产提供了一个安全网,如果有人落水,他们将被探测到并立即发出警报,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救援。"
随着欧洲推动能源生产去碳化,新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意味着除了已经在石油和天然气、海洋研究和渔业等行业工作的人员外,还有更多的工人在海上工作。
但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搜救队有时需要数小时才能找到落水者。而在暴风雨的海面上,大多数事故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救援人员也会面临生命危险。
“the Guardian”自主救生艇的 3D 渲染图。该飞船的首次交互目前正在开发中。
因此,除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探测系统外,Zelim 还在开发一种能够自主营救溺水者的无人救生艇。该救生船采用了 ZOE 检测系统,可从母船发射,也可永久停靠在海上风力发电厂。
该船可同时营救 9 人,配备了一个类似传送带的专有系统,无需人工协助即可将溺水者拖到甲板上。所谓的 "雨燕 "系统能在 30 秒内将人从水中救起。
Swift 还可以固定在有人驾驶的救生艇上,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努力将其推广到更大的船只上。该传送系统目前正在进行试验,包括与英国最大的能源港口之一米尔福德海文港务局(MHPA)进行试验。
Zelim 还与多家海上能源公司合作,完善其人工智能技术。该机器学习模型基于美国海岸警卫队提供的超过 500 万张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水中的图像进行训练。
像在葡萄牙进行的海洋风试验这样的试验将有助于训练和改进这家初创公司的检测模型,并可以为开发用于海上搜救的完全远程控制系统提供跳板。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ZAPI集团在bauma 2025展示非公路车辆电动化创新成果
- 丰田领投1500万美元以色列工业无线充电初创公司 CaPow
- Zebra收购 Photoneo,扩大其 3D 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组合
- 机器人安保初创公司Undaunted获得初始种子轮融资
- 博世利用软件和人工智能打造智能产品
- 丰田叉车SAS系统问世25周年
- 嘉晨智能在bauma CHINA 2024发布新品 引领工程机械智能化新篇章
- “标”新立异 汇智领航 | 嘉晨智能组织召开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电气工作组一届五次扩大会议
- 爱动超越入选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共绘AI出海新蓝图
- ELOKON在ASSP上展示最新的全球叉车安全趋势和技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