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引发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探讨
转载 2013-07-24 08:30 RFID世界网 来源:RFID世界网随着RFID技术应用的增长,对个人隐私安全的关注也随之上升。然而,一名信息安全专家称,RFID技术的益处和功能远超过其潜在的安全问题。RFID指的是无线和无接触式射频磁场,用于传送数据,以自动识别和追踪物品上的标签。这些标签都包含电子储存的信息,分为自带电源和无电源。根据标签类型的不同,读取距离分为10厘米至200米不等。
RFID广泛用于不同的行业,包括运输、物流、时装、汽车和药物等。
与传统的条形码不同的是,读取时无需将读取器与标签对齐,且标签可安置在物品内部。就是这个特点使许多人对RFID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另外,伪造及其它未授权应用也妨碍着RFID技术的推广。
IT安全服务供应商Help AG的技术服务主管Nicolai Solling表示:“人们会担心信息获取是否安全。当涉及到护照和支付卡等高度安全应用时,存在的风险就更大了。如果标签被仿造,那么你的账户就很可能被别人盗用。”
由于标签还可应用于衣物和财产,有人担心这些标签是否会被用于追踪人。
据哈佛报告称,RFID标签可安置于许多物品内部,如衣服、鞋子、书本和钥匙卡等,且消费者还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些标签还可被其它人利用来进行追踪,而且以后RFID读取器将会变得非常便宜,易于隐藏。
Solling称:“撇开安全问题不谈,由于RFID安装方便、简单易用,未来RFID必定会普及。不幸的是,组织机构并不总是注意到技术所带来的内部安全风险。这就是行业需改进的地方——不单单是引起注意,还要制定安全使用RFID技术的标准。”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CEPR权威报告:关税无助重振美国制造业就业
- 三分之一德国人忧心 AI 取代工作:结构性焦虑引发思考
- 人工智能驱动的内物流变革:从体力操作到智能协作的多维度转型
- 《dispo》:为什么新技术在采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 德媒《it-zoom》:人工智能投资回报速度快于预期
- 《tech4future》:大型行动模型是迈向操作型人工智能第一步
- 《sdcexec》:最高效的仓库是你获得最大成功来源
-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